稻乡渔歌荣获大邑县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资质
一草一木,一稻一鱼,
就连流水、土壤、树木,
全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对象。
从城市到田园熙然间,孩子们像鱼儿回到了水中,
没有枯燥刻板的课程,也没有塑料玩具,
日常的"上学",是在老师的带领下,
在田园里种下瓜果蔬菜、观察小鱼成长,
感受万物生长的悸动,亲近美好的大自然。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精神,2019年12月12日,大邑县教育局通过对"稻乡渔歌"项目实地考察后,通过专家评议、综合评定后,项目成功获取第一批"大邑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荣誉。
(配图:授牌现场)
"稻乡渔歌"以良好的自然生态为农业基底,规划实现"一、二、三产"共融及"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用田园体验教育,达成生活和知识的连接。紧扣立德树人的百年教育战略,打造覆盖全龄的田园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营地教育、艺术教育、康养教育等。
(配图)
其中田园营地教育品牌--朗基米粒营,以打造多场景、沉浸式的田园营地教育为核心,将为大邑县乃至成都市的中小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研学课堂。
目前规划的课程有:
大地田园课程
以大地田园为学校,通过释放天性、回归自然,以情感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等场景体验,重塑"人与自然的联系",让儿童的成长像呼吸一样自然。
其主要课程围绕稻乡渔歌"共生、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生态、有机、智慧"的农业特色,开展有机种养知识科普、有机加工科普、动植物知识科普以及智慧农业科普课程。通过对自然禀赋、文化底蕴、农耕发展的溯源,传播"尊重土地,敬畏自然"的生态发展观。
食育教育课程
以大地田园为依托,通过对食物、饮食相关过程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教育,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人性。
在认识食物、追溯食物的来源、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传承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普及饮食的膳食营养和安全知识,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培养保护自然环境意识,感恩大自然给予食物的馈赠,从而传播"绿色健康安全的膳食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的生态发展观。
户外生存课程
以大地田园为背景,打破教育活动的环境界限,深度挖掘蕴含在户外课程中的丰富价值,培养青少年户外生存的意志、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通过户外生存课程的体验,让孩子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培养自信、勇敢、果断的态度与作风,通过学习户外生存技能,树立奋斗不息的信念和绝不言弃的精神,打造一个充满挑战、生机勃勃的童年,同时传播"协同、帮助、共同进步"的生态发展观。
川西文化课程
爱家乡,保护家乡自然环境与文化就是爱祖国。
稻乡渔歌,通过艺术化传承打造,独具浓厚的川西林盘文化风貌。因此,以道地文化为依托,开展皮影、茶馆、川剧、川菜等川西民俗文化内涵的探索课程,培养青少年爱家、爱过的情怀,树立正确的民族家国文化保护、传承和推广的自我意识及责任感,实现传播"尊重、保护、传播道地文化"的生态发展观。
2020,在稻乡渔歌,用田园教育,丰富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