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星”酒店疑云 攀星热是主因
( 亚彧)中国现有的酒店星级标准中只有五个星级。可近来年,有关"六星级酒店"和"七星级酒店"的报道却屡见报端。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争相兴建高星级酒店风潮已属投资过热。"过度开发豪华酒店市场空间,也会透支酒店业市场,造成发展泡沫。
美国评出中国首家"六星"酒店
近日,由海航酒店集团打造的天津中心唐拉雅秀酒店正式揭幕。据介绍,这家唐拉雅秀获得了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AAHS)授予的"国际六星钻石奖",是国内首家"六星级"酒店。
此前全球仅有五家酒店被授予"国际六星钻石奖",他们分别是特普朗棕榈海滩酒店(Trump Hotel Palm Beach)、巴黎莫里斯酒店(Le Meurice)、伦敦都切斯特酒店(Dorchester Hotel)、东京文华东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香港半岛酒店(Penninsula Hotel)。天津唐拉雅秀酒店成为世界第6家。
我们平常看到的豪华酒店,除了一些小型奢华酒店,最多也就五星级。这家标榜"六星级"的酒店究竟"好"在哪里?
不妨先来看一下媒体的报道:
"迈入大堂,服务员先奉上一杯橙汁或者干姜水,当然,如果客人先行预定酒店,则全时管家已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了解客人到达时间,在入住前,把房间设施按照客人的个性化要求准备就绪……"
"酒店大堂,没有惯有的前台,只有景观墙、休息区和水吧。为保护隐私,需要办理入住或退房手续时,服务员会领着客人绕过酒店大堂的景观墙,来到一间私密客厅,客人只需坐在沙发上,点上一杯咖啡或者威士忌,一切手续都由服务员帮助完成。"
"酒店实行个性化定制服务,取消了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传统酒店部门设置,取而代之的是独一无二的全新奢华酒店运营体系。简单来说,从客人入住的那一刻起,直至退房离开,都由同一个管家提供全时服务。这是一个以客人为中心的团队,针对不同爱好的客人,他们需要提供专责的服务,对于客人提出的额外小要求,也得提供妥帖周到的解决方案。"
"酒店的房间分为豪华客房、行政套房、唐拉套房、大使套房和总统套房多种,其中面积最小的豪华客房也达到69平米左右,拥有独立客厅和卧室,在提供居住舒适性和绝对私密性的同时,还可将城市全景一览无余;房间均配备爱马仕个人护理用品、全球通用电源转换器及景德镇茶具;卫生间采用独辟蹊径的明开间设计,不仅在室内显得足够浪漫、激情,还可以边沐浴边欣赏城市美景……"
从以上的描述不难看出,唐拉雅秀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非常讲究,尤其在个性化定制服务方面,更是别出心裁。这或许是其区别于国内五星级酒店一个重要方面。
中饭协不认可
不过,这个"国际六星钻石奖"并不是我国认证的"六星级"。
国内负责酒店星级评定的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否认中国大陆地区有"六星级"酒店,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际六星钻石奖与六星级酒店并不是一回事"。
"国内星级评定有严格的制度,厚厚的一本书,每个星级都有明确的要求,其中五星以下的酒店由地方来评定,五星则需要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亲自评定。"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星级酒店评级制度通常只强调可见数据,如房间大小、餐厅数目等。而忽略难于测量因素,如服务水平等。
"所以在国家星评中也没有办法很细致,没有办法去规定一个特别可行的软件星评标准。"酒店管理专家王伟教授如是表示。
中国酒店的"攀星热"
自1998年开始,中国出现了旅游酒店分级定级的标准,于是出现了星级酒店。上星者,光荣;得五星桂冠者,无尚光荣。久而久之,攀星成了一种风气,有的时候,不得不动用"潜规则"来实现攀登星级顶峰的目标……
近年来,国内兴建高星级酒店风潮更是风靡一时。有消息称,北京、三亚、成都等城市都准备开建超七星酒店。
"真不知所言'七星级'指的是什么样的酒店,这个级别的酒店是依据什么标准而定。其实,使用这样不负责任的语言,无非是要表示建造人间最高级别的酒店,比现有可循的标准高出两级。遵此逻辑,将来不久会有人提出'八星级'、'十星级'酒店的概念。这无非是一种好大喜功的表现,一种斗富、攀高、造势而已。"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博导张广瑞如是评论。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争相兴建高星级酒店风潮已属投资过热。"过度开发豪华酒店市场空间,也会透支酒店业市场,造成发展泡沫。多座城市掀起"七星级"酒店建设热,除了满足顶级奢侈消费需求以外,还会带来攀比效应,其他地方如果不甘落后,那么不出几年,神州大地上出现若干座"七星级"甚至"八星级"酒店,也不会稀奇,其负面导向不可小视。
对于已经建好的豪华酒店,公众再说反对,已经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但对于蠢蠢欲动,还没有付诸实践的豪华酒店,可以考虑用法律制度划定引导边界。在"投资过热"的大背景下,类似的言论值得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