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铁民:上海酒店业现状与三大发展方向
黄铁民
(讯 封远群)为了加快推进酒店特色经营和差异发展步伐,跳出行业同质竞争和削价竞争等怪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2014年10月15日"酒店特色经营差异发展"论坛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盛大召开,众多业界高管齐聚,共同探讨特色经营之道。会上,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业分会会长黄铁民就"上海酒店业现状与发展方向"作了精彩的演讲。
黄铁民指出,现如今国家星级酒店面临很大的困境,从整体而言,酒店业基本上面临亏损的边缘,在他上半年考察接待或者接触的来自北京、广东、厦门、四川、江苏等地的20多位高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当中,绝大部分的高管者都面临着效益滑坡现象。
根据中国旅游饭店的最新统计,去年2013年全国的五星级酒店每一间房间的收益同比下降7%,餐饮同比下降19%,四星级酒店,每间客房的收益同比下降14%,而且今年1到9月份,从全国而言,同样面临继续滑坡的这么一个情况。上海的五星级从2013年的情况看最高的入住率有74%,而最低的只有36%,目前大概有25%的酒店,餐饮营收的比例已经高过客房,同时,国际酒店品牌利润明显高于本土酒店品牌。黄铁民表示,尽管民族品牌里面有好的酒店,管理有效应,品牌好,但是毕竟这个数量不多,大部分的国有品牌跟国际品牌相比,依然在以下六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第一,经济效益;第二,企业文化;第三,对员工和人才的重视和培养;第四,资产维护保养;第五,服务管理的常态化;第六,得利成本控制的合理有效方面。
举例而言,在对待员工上,国有企业民族品牌对员工口头上是重视的,实际上做得还是不够,我们的外资品牌酒店,绝大部分在员工的投资、培训方面,非常的下工夫,对员工的关心也是落到实处的。比如半岛,它是上海最高的酒店房价,同时他们员工餐厅用餐,伙食非常好,有多种的冷饮、多种的饮料、多种的冷菜供员工食用,而国有品牌差距很大,上海有一家高星级酒店竟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员工餐厅,这家酒店员工的培训费也一分都没有!
同时,在民族品牌抽样调查当中,从去年来看,餐饮是全面下降了,客房经营利润也是一样下降了,八项规定以后对星级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据国家统计局上海市餐饮协会最新发布的信息,今年以来,上海的大众休闲餐饮消费同比上升了7.2%,说明餐饮有这个市场,但是高星级酒店餐饮还是落后的。
星级标准问题上,黄铁民提出:
星级标准既然是国标,应该要执行,但是现在国家的标准在某些方面相对滞后,跟国际品牌标准相比,它的与时俱进还不够,需要学习改进,可以商榷。要注重住客感受,体现民意,体现与时俱进,不断的改进。而对于这个标准,黄铁民总结了三点:第一要看效益;第二要看宾客满意度;第三条要看酒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就是它的竞争力,这是最关键的,希望大家不要把牌子看得太重,酒店是不是有效益,市场是不是真正的认可,才是关键,挂了一个五星牌,却没利润,这个没用的。
最后,黄铁民对目前的上海酒店的市场形势作出了三个结论:
第一点,尽管就全国而言,中国的酒店业面临严重的挑战,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上海的酒店业在未来几年里面,形势依然乐观,为什么呢?因为今年的情况总体上不亏,会比去年好。还有几个优势: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已经启动了,迪斯尼度假区明年年底开业,这不仅对上海的酒店是极大的推动,也将惠及江浙地区。
第二点,虽然同处一个地域,但是酒店在经营业绩方面,仍将继续分化,经营团队的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角逐将更加明显,下一步上海的酒店业一定会进行洗牌,同样一个地区业绩会存在不一样的落差。
第三点,在酒店多数产品售价提升的情况下,产品无法提升,酒店管理者应该十分关注劳动力成本的有效控制,因为它对酒店的影响太大了。比如希尔顿集团就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手段,所有的物料采购,房间里面的每一样用品,哪怕是一分钱都控制的非常严,这些就把采购成本、物料成本降到最低,有效的做好了成本控制,增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