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说话:中国酒店业在世界版图中的坐标
(讯 张东侠 赵菊 沈冬姿)继2014年CHAT北京十周年庆典完美收官之后,2015年4月8日至10日,由浩华管理顾问公司(Horwath HTL)、STR Global以及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主办的CHAT北京(更名自"中国酒店开发和融资论坛")在北京诺金酒店盛大开幕。本次CHAT北京论坛以"重组"为主题,邀请了近700位业界翘楚齐聚一堂,共话盛事。为此,本环节邀请到了 STR GLOBAL 亚太区总监 叶朋勤、 STR GLOBAL 业务发展经理张晋烨进行权威报告分享,让数据说话!
以下为现场实录--
STR GLOBAL 亚太区总监 叶朋勤
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参加浩华论坛的群英汇环节。我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借鉴,让大家了解世界和中国都在发生着什么。此外,我与我的同事会讲一下亚太地区的情况,重点是中国的情况,最后讲一下中国供应是否过剩的问题。
北美、南北、欧洲、非洲、中东去年表现很好,每间可售房的收入都有5%到15%的增长,这给亚太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岛国做得比较好,新西兰做得也非常好,印度现在也看到了正增长,它的每间可售房收入首次实现了正增长;但是希腊还处在挣扎的过程中,目前可能已经触底,也要开始复苏了。中国的情况还在改进,只降低了0.9%。
《泰囧》这个电影让清迈实现了创记录的增长,去年很多人都在泰国非常地泰囧,到底是有多差?收入率下降了11%,每间可售房收入下降了9%,曼谷的入住率下降了16.2%。这些数字在任何市场都很差,预期是要花好几年的时间复苏。就像中国和印度一样,可能再过五年才能复苏,可是泰国有非常强的适应性、韧劲,所以即便是入住率从80%下降到50%,还是能够实现快速地反弹、复苏。REIBTS的投资是非常有帮助的,第四季度每间可售房收入上涨了2.5%,入住率上升了76.4%,也就是说,6到8个月时间他们就快速地复苏了,这是至2005年最好的一个表现。我们并不是跟2013年或者2012年来比较,我们是跟2010年来比。曼谷展现出了韧劲和适应性,尽管有洪水等自然灾害,他们还是快速地复苏了。
REIBTS在哪些地方实现了帮助呢?
马尔代夫、日本、波里尼西亚、印尼都受到了帮助,印尼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有很多国家房价的增幅比较好,但有些国家房价是稍微有所下降的(韩国、印度和中国)。
现在我们转换一下主题,讲一下中国正在流行的海外的资金,我们听说过很多的交易,像万达、绿地、景江,他们通过并购、合资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先从美国来说,在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夏威夷、纽约这些城市的每间可售房收入中,纽约总是最高的,这是一个最有吸引力的市场,在那里很难再建新的客房,所以增长率最快的是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这几个城市,也正是在这几个地方每间可售房收入在快速增长。跟2013年相比,洛杉矶在过去三年增长率都超过10%,旧金山在过去三年增长率超过了12%,夏威夷的增长率下降了4%,但是还是在增长,芝加哥去年开始复苏,纽约看起来是处在下降的趋势。
巴黎和伦敦每间可售房收入非常高,奥克兰也在增长,而且增长是最快的,跟东京一样,但是还是落后于一些关键的市场。奢华市场和高档市场的每间可售房收入表现如何?把它跟所有的酒店来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差异,差异最大的地方在芝加哥和洛杉矶,大概是50%到55%的差异,如果你要投资于洛杉矶的奢华酒店,你拿到的每间可售房收入会比其他的市场要高55%,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
在美国之外的国际市场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数字,灰色的是奢华收入,红色的是其他的酒店。东京奢华酒店的每间可售房收入高于悉尼,这是因为悉尼总体有非常高的房价压力。
我这里面没有放马尔代夫,是因为它有自己的一个分类。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增速:2012年11%、2013年15%、2014年7%,非常高。我们还需要再等几个月,看看今年在马尔代夫还是不是有业绩下降的趋势。
STR GLOBAL业务发展经理张晋烨
中国是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地方,非常感谢各位同行对我们的支持。最近这两年,我们一线城市的酒店增长速度非常快。中国市场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把它浓缩到一个曲线看一下,紫色的条是供给的增幅,可以看到从2011年到2015年都是平稳的,但是慢慢到2015年则呈现降趋势,已经跌破了5%,我们看到2013年需求的增幅在供给增幅下,因为2013年我们发生了反腐、宏观经济的放缓,使得整个酒店业市场出现一个寒冬,但是我们在2014年很快恢复了,重新回到了供给的增幅上。而这种趋势在2015年一直在下去,这个趋势会一直在2015年保持到年底吗?
有一些城市入住率是增长的,包括四个一线城市和一些旅游城市。上海和苏州的入住率和平均房价都呈现上涨的趋势。
中国会卷土重来吗?我们的业绩会在2015年有恢复的迹象吗?上海入住率和房价都在上涨,这是上海恢复的开始。我们把所有的酒店都拆开看一下,苏州是上海附近的一个城市,苏州的入住率跟上海很相像,也是呈现上升的趋势,2014年整个房价提升了整个苏州业绩的生长,但是房价的拉动比上海来得晚一点。
我把上海、苏州的酒店变成每一个点,每一个点代表一个酒店的业绩,大家都希望自己的酒店在右上方(代表平均房价和入住率都呈现上涨)。上海和苏州入住率和平均房价都增长的酒店占了46%,入住率和平均房价都下降的酒店占了7%。下一波业绩恢复的城市会是哪些城市?2013年,深圳和广州由于大环境的不好,整个趋势都是下降的,从2014年4月份开始,每间可售房在缓缓地上升,深圳的恢复是由入住率去带动的,除了广州深圳以外,重庆是由ADR带动恢复。
说完深圳、广州、上海,我们不能落下北京。从平均房价看,2009年到2013年的房价一直处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非常平稳,但由于2013年酒店业步入寒冬以后,价格就一直在往下走。
入住率的情况,2012年遇到一个非常好的入住率,但是受2013年大环境的影响,到2014年,业绩较2013年是有所恢复的。我们经常说反腐、经济环境影响、政府开支减少造成酒店业出现寒冬,但是我们回顾2003年、2009年,再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业绩并没有像金融海啸那般对受到巨大的影响。从整体趋势看,北京地区入住率从2000年到2014年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将北京所有的酒店集中比较,酒店和酒店之间的业绩差距不大,入住率高的酒店似乎比上海和苏州少,整体入住率中等。具体来看,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增长的酒店只有18%,但是入住率和平均房价都下跌的酒店占了29%,而入住率增长的酒店数量加起来也是超过一半的。
北京酒店市场在哪个时段比较好?应该是年初、年尾和假期时间。在过去几年,北京市场第二季度的表现是全年当中最好的,而第二季度中,星期六休闲度假的需求要比平日更加强劲。刚刚过去的1、2月份,北京市场情况怎么样呢?我们将其跟过去作一下对比,能够看出2015年的市场情况有缓缓上升的趋势,北京的平均房价及入住率上升的酒店超过了50%,这依然是入住率带动的整体市场的复苏。供给增幅一直在不断地放缓,减少了平均房价上涨的压力,我们预测,第二季度入住率依然会持续上涨,房价依然存在压力,但是到第三季度,由于新增供给在放缓,市场在恢复,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将呈现向好的趋势。
入住率和平均房价的波动与酒店供求关系密不可分。中国人提起酒店供应链都会说到一件事,就是中国的供应量是过剩的。我们中国的酒店供应过剩太严重了,到处都是酒店,几乎根本没办法做生意了。这是一个大家都会说的结论,我把它叫做以偏概全的结论。
我们看一下现实是不是这样,有一些市场确实是供应量太多了,例如在三亚,如果算一下所有的房间数,再看一下新增供给量,至少有30%,这个数量就太多了,三亚不是卡塔尔,卡塔尔之所以有90%的新增供给量,是因为他们要承接世界杯,而一个普通的城市,30%的增速就太多了,这对酒店的业绩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美丽的市场,从长期来看,必然会有办法解决的。
重庆房价也在上升,并且ADR超过了入住率,这对中国来说是很独特的。重庆面临的挑战也是供应问题,新增供给20%,市场要去吸收这部分新增供给绝对是一个挑战,但如果大家问我重庆是不是供给过剩,我觉得不一定,因为它的需求量也有很大的增长。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供求关系受地域的影响很大。
2014年,一线城市的奢华超高端酒店的业绩增长比二线城市的好,但我们能感觉得到,二线城市市场也会很快恢复。尽管现在新增供给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但却给房价提供了一个机会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
再来讲一讲当前市场的一些风险和机遇。
我们知道上海、苏州的市场恢复强劲,这是由房价驱动的。深圳、广州从2014年4月开始,恢复也很好,是受到了入住率的拉动。北京情况比较复杂,但是也出现了较为乐观的增长。但刚才说的只是国内6个市场,中国有好几百个市场,要恢复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从市场转到酒店本身,我们看到很多的酒店投资也在增长,一些新的品牌例如万达、绿地等,也在投资传统品牌。
现在GDP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虽然经济学家说经济放缓,但这其实是对人消费心理的一种影响。中国会受到油价下跌、量化宽松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因此受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经济方面的因素。至于说到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个人感觉还不够快。
再说政府,目前的政府是值得我们相信的,未来,也会有更多乐观的因素出现。现在美元是很坚挺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如果要投资于美国的话,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旅游业的增长。全球旅游业都在增长,而且亚太地区是增长最快的一个地区,尤其是中国。如今办签证越来越容易,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海外去旅游,同时,到中国旅游的人也不在少数。
综合看来,中国酒店业在世界版图中,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