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磨一剑 看旅宿新玩法如何重新定义酒店业的未来?
(讯)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升级大势的推动,民宿行业迎来井喷式发展,同时伴随互联网时代线下旅行社的萎缩和深度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酒店将作为地接基站成为旅行者与线上社、导游和各种本地资源的链接机构。住宿体验与旅游玩法都处于深度变革的转型时期,酒店客栈作为特定旅行社交文化空间打包其他业态的可能性想象空间巨大。在国内,这是一个站上风口的新市场,给一个全新的品牌提供了机会-瓦当瓦舍旅宿。
瓦当瓦舍旅宿是结合旅行服务与社交文化的线上线下一站式酒店服务品牌,致力于打造以酒店客栈网络为基站服务于旅行者的生态联盟。瓦当瓦舍以"平等交流、深度本土、低碳环保"旅行文化为品牌核心,倡导发现与探索为目的的旅行,通过多样态的住宿产品体系,辅以深度挖掘的在地文化和旅行体验产品,为旅行者提供除住宿美学以外的社交场景和个性化体验。通过云端定制化住宿预订平台,自主开发的PMS及财务管理系统,旅行社交文化为核心的会员共享体系,与线下酒店分享式的社交和旅行文化服务,标准化产品模型和在地个性化结合,从而构建移动的旅行生态体系和旅行社交场景,实现个性化住宿产品的标准化管理。
图注:瓦当瓦舍自主开发的预订平台
瓦当瓦舍从2007年的第一家青年旅舍一路走来,经历了各种产品起伏和行业变化,面对新型酒店产品的变革,深感内容缺失对作为目的地住宿提供端的危机。所以在逐步秉承青旅社交文化的同时,除了发展出瓦当瓦舍、既下山、无序与集等价格覆盖200~4000、地点覆盖集散城市和旅行目的地的住宿产品,还向旅行服务和社交活动端延伸,有了旅行自媒体和一条条的旅行活动线路,有了以达人访谈为主的深度旅行生活公众号"行李",有了向非标住宿产品输出管理培训的旅宿学院,有了基于会员共享的集中数据及财务PMS管理系统,有了基于在地文化和特色体验的"行李与一千个村庄",而这一切的探索,很难找到一个发展形态及机构理念类似的品牌。
瓦当瓦舍把"旅"和"宿"当作是一个生态,并认为在这个时代的酒店品牌价值取决于你能在旅行整体体验中提供怎样独特的价值。以"旅行社交、低碳环保、深入本土"旅行文化为核心,构建会员社群。研究非标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整理成多产品线模型。对不同人群层次设计不同"旅宿"服务模式。同时对非标市场进行管理输出,植入瓦当瓦舍"旅宿"文化。如瓦当瓦舍普及型旅行社交酒店,均价在 250-600元/间/晚,在客源集散地直营、加盟发展,在目的地筛选文化和设计理念接近的民宿客栈;既下山系列为目的地度假酒店,均价800-1200元/间/晚,以在地文化为基因,深度目的地特色体验,提供管家式服务,定制旅行服务。无序与集系列为高端文化度假酒店 ,均价在2000-4000元/间/晚,"简""朴"风格与目的地环境融为一体的纯粹空间美学。同时以图书馆、文化集会、探索性主题旅行(如:澜沧江考察旅行,复古马帮旅行等等),以绝对独立的姿态构筑旅行文化精神堡垒性场所。
瓦当瓦舍成都店
既下山效果图
梅里无序与集效果图
"旅宿"服务模式的核心:深度旅行服务及社交化运营
瓦当瓦舍创始人赖国平先生阐述当下旅游及酒店业的大环境时表示,如果国内第一次酒店革命是外资星级酒店进场,第二次是经济型酒店的崛起,那么他认为酒店业的第三次变革正在悄然到来,以"住"为中心的基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动摇!信息和交通大发展带来的变化,人类在地图上的迁徙更加频繁和深入,而这种频率也会随着大环境的发展持续增加。玩的方式重要于山川景观(时间消费重于空间消费)人与人的社交互动重要于硬件设施;历史与人文的深度体验重要于商业服务旅游。伴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膨胀起来的旅游住宿需求将代替差旅住宿成为酒店业的主需求。不仅仅是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此,同样适用一线城市。
信息需求是旅行刚需,社交化是趋势,玩法定义酒店业的未来。瓦当瓦舍认为未来颠覆酒店业的主要机会在于:深度旅行服务及社交化运营。
在瓦当瓦舍系列酒店里有一个"Trip Planner"岗位,专门为旅行者规划目的地不同的旅行玩法。瓦当瓦舍还坚持长期开展2-3小时到1天的CITYWALK/COUNTRYWALK原味城市徒步,带旅行者深入本土,探索城市背后的故事,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以C2C的模式为旅行者提供深度旅行服务,帮助旅行者实现真正的"当地感"。只要是瓦当瓦舍会员,目前均可在大理、重庆、成都、西安体验到不同文化和玩法的CITYWALK/COUNTRYWALK产品。城市徒步作为瓦当瓦舍最基础的旅行服务,会逐步免费开放给会员,适用于所有瓦当瓦舍系列酒店,如在大理,已经可以免费体验苍山洱海古城不同的轻徒步线路。
据介绍,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热潮,2014年瓦当瓦舍创立了原创旅行媒体平台,由前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助理黄菊执笔,主打原创旅行访谈和线路定制平台。从冒险家、背包客、流浪汉、导演、作家、艺术家到秘境深处某个村落、大都市里最私密的奢华地……两年内采访嘉宾近100多位名人大咖,在旅行界享有一定的权威。"行李"统筹人赖国平先生认为未来是旅游业的玩法时代,时间性产品将替代空间性产品;线上定制旅游,一定是旅游业未来的破局点。最好的旅行是个性和私人的。个性和私人化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服务特色。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私家旅行线路,都会有合适的需求对象--旅行服务是服务和社交结合的最好的产品形态。2015年"行李"发起名人版CITYWALK和高端稀缺线路定制,名人+名线的模式,如跟随中国顶尖的自然摄影师去看一生只开一次花的绿绒蒿,一经推出,深受旅行者的好评。
图注:行李公众号推文
15年末,在北京、上海、厦门、重庆,邀请向京、瞿广慈、陈丹燕、许路、萧春雷、肖能铸等多位艺术家、作家、学者一起带大家在城市里散步。今年10月,又在杭州邀请了7位艺术家和生活家(他们中有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雕塑家、古琴家、茶人…),精选了4条私家线路,水路昼夜,4种方式幽赏杭州...在未来,瓦当瓦舍会每年不定期继续推出好线路。
图注:2015年末,瓦当瓦舍CITYWALK在北京、上海、厦门、重庆,同向京、瞿广慈、陈丹燕、许路、萧春雷、肖能铸等多位艺术家、作家、学者一起城市徒步
越来越多的人将旅行融入生活,成为有品质的生活体验不可或缺。旅行越趋于常态化,作为旅行者家之外的居住空间,酒店品牌可以承载更多生活方式文化的可能。"行李与一千个村庄"是基于瓦当瓦舍酒店序列的目的地文化客厅。据悉,瓦当瓦舍已经与知名韩国咖啡师团队合作,共同打造"行李与一千个村庄"美学空间,以咖啡馆+(民艺市集、书店等)为基本模式,预埋共同话题,通过"行李与一千个村庄"这个在地客厅,推动旅行者与旅行者,旅行者与本土的更多交流。
图注:瓦当瓦舍举办的各类主题社交活动
旅宿学院:愿做一个行业成长的辅助者
互联网的发展让行业周期越来越短,而酒店民宿行业的产品特点是更新慢。在快速迭代的产品周期下,如何构建竞争壁垒是很重要的事。众多非标住宿产品的出现,在盈利能力上与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模型比,本就先天不足。然而,半路出家、管理无序、政策缺位、产品理想化、投资无逻辑、服务不稳定、需求不稳定、内容缺失,没有品牌识别度的住宿产品就更加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如何让个性化、小体量的单体产品保持竞争力甚至发展成为事业成为很多从业者,尤其是管理者逐渐迷茫的问题。
基于以上行业现状,瓦当瓦舍有自己的看法,并在持续探索解决方案。虽前不久瓦当瓦舍刚完成了戈壁创投数千万A轮融资,但这个团队表示并没有把规模化作为首要工作。他们认为资本推动下无序的规模化扩张可能是个雷区。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巩固基站式产品布局的同时完成产品内在逻辑的统一。所谓无根基不以成大树。据介绍,瓦当瓦舍旗下"旅宿培训学院"今年正式运营,课程设计集行业大咖讲座与实务操作相结合,从前期开发、商圈分析、人员管理到运营统筹,与讲师展开客栈民宿课题研讨,来检验理论课程、轮岗实操的学习,为业内的小个体,提供经验的分享和管理模式的知识性输出。瓦当瓦舍合伙人兼执行CEO刘晓科先生表示这是瓦当瓦舍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酒店管理公司的必然道路,同时,也是瓦当瓦舍帮助一个行业良性发展的初心。
图注:刚刚在大理结束培训的旅宿学院第一批学员
同时他认为产品可以非标,而且一定要非标,因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本就是这个行业的活力来源。但物理上的非标不代表这个蓬勃的行业可以违背经济和商业规律,也不代表这一大类产品的运营管理没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非标产品的标准化管理,是摆在瓦当瓦舍面前的重大课题,是解决行业管理成本、规范管理效率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保证品牌文化落地并有胜出机会的必然。
旅宿文化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瓦当瓦舍为什么会得到戈壁创投的青睐?戈壁创投表示,从投资的视角出发他们认为以下两点是投资瓦当瓦舍的原因:
一是市场带给非标住宿的发展"机遇"。用户越来越注重在旅行中的体验,包括目在地文化体验和行中的服务,而目前瓦当瓦舍在目的地文化体验、服务方面做得还不错,会定期举办有地方特色的轻潮派对、主题座谈、小型展览、音乐会等,不定时邀请熟知某一景区的旅游达人与游客一起旅行深度讲解在地文化等特色活动,将游人与游区产生情感共鸣;同时,瓦当瓦舍在民宿酒店运营中加入地方的服务元素,譬如酒店放有地方特色吃的、用的、看的等,巧妙地将游客身入其境环境中。其统一使用"瓦舍"民宿品牌进行管理运营,也提高了它的品牌溢价能力。
二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非标住宿如何能够利用互联网系统标准化运营的能力将面临 "挑战"。不过,瓦当瓦舍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研发出自己独有的酒店管理系统,运营效率领先于同行业。目前瓦当瓦舍已开拓多个城市譬如重庆、桂林、阳朔、南宁的多家酒店,也将会继续深度挖掘互联网技术,相信很快民宿酒店的数量会超过100家。
结语: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上,瓦当瓦舍始终将坚持自己定位为目的地服务基站,对于旅游服务,以点带面的做,同生态协作做,通过线下酒店的服务网络与线上旅行媒体行李、会员平台结合,发展一个可移动的旅行生态体系。且通过线下酒店的流量入口与我们线上旅游服务的搭配,可以形成一个旅行社交场景。正如瓦当瓦舍在行驻之间想要表达的:探索旅途,致远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