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双七天长假呼声最高 2014假期仍未敲定

发表于:2025-07-17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7月17日,昨天24时,全国假日办联合多家网站进行"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调查"结束。据不完全统计,超200万人参与了网上投票,大部分网友选择了第三套方案,该方案形成了春节7天假期,国庆7天假期,其他节假日逢周二、周

  昨天24时,全国假日办联合多家网站进行"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调查"结束。据不完全统计,超200万人参与了网上投票,大部分网友选择了第三套方案,该方案形成了春节7天假期,国庆7天假期,其他节假日逢周二、周四调整为三天小长假。

  综合比较而言,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方案三更多地具有长假多一些、拼假调休少一些的特点。而这两点,是10月份全国假日办在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活动中,人们普遍反映较强烈、呼声较高的问题。不管是有了政策调整的三个方案出台,还是通过网络征求意见,都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和吸纳,这对放假安排更加科学化不无裨益。

  所谓众口难调,在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按同一张假期表休假,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更难以做到所有人都满意。尽管各有需求、各表诉求,但纷繁复杂的民意中,也在汇集着一些共识。比如,避免跳跃式拼假、合理增加假日、放假更加人性化、休假有更多自主空间,诸如这些期盼, 是大多数人所怀有的,也是人们高度关注放假安排的心理动因所在。

  事实上,自法定假日制度实施以来,遭遇的吐槽和诟病一直不断,这既有放假方案本身的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一个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日益旺盛而多样的休假需求,与相对"一刀切"的放假安排,发生了相互冲突。由于休假时段集中、方式单调,在短期内以有限的时空资源,需要承受和满足巨大的休假需求,容易陷入"一块休、一起累"的困局。

  这恰恰说明,一张放假表不能包打天下,假期安排既要有宏观层面的统一安排,也要有微观层面的弹性空间,为个体的休假需求提供更宽松时间选择、更多元满足渠道。多年来,带薪休假在许多单位和企业,多是停留于纸上的福利。从制度层面而言,带薪休假制已初具规模,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出台配套措施,尽快落到实处,使之充分发挥分流休假需求、提升休假品质的作用。某种意义上,国民休假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也是一种改革,需要立足实践、贴近民意,不断去寻求让人更满意的答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