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餐饮协会喊话“美团”降低佣金
美团是我们最常用的外卖平台之一,美团外卖是很多都市人都离不开的工具,特别是疫情之后在不能去外面吃饭的情况下。最近,多地餐饮企业和餐饮行业协会举报美团突然提高佣金。
根据四川南充市火锅协会会长何伟透露,疫情刚开始时,美团曾为了吸引餐饮业快速上线做外卖,提出在菜品均由商家自行配送的前提下,商家向美团支付的佣金为每单收入的8%,商户们对于这个佣金比例也比较认可,不过仅过了一周左右,美团终止了该政策,将佣金从8%提升至20%,并改为由美团配送。由于美团配送需要商家承担部分配送费,且时常因人力不足导致订单超时而被投诉,商家曾向美团方面提出,因为堂食不能开放,许多员工均没有工作,因此可以安排部分员工配送节约人力成本,但被美团以安全、卫生等问题拒绝。
不仅是四川,全国其他各个地方也都开始举报和抗议。云南省餐饮和美食行业协会也代表22万家餐饮企业呼吁外卖平台降低佣金,信中称:98%以上的餐饮企业在无营收和低营收的情况下,既要承担春节储备食材过期损失、员工防疫用品费用,还要承担房租、工资(甚至是双倍工资)、利息、保险、税金等刚性支出,营业时比停业期亏损更多,现金流已濒临断裂。随着大量务工人员返回工作岗位,餐饮服务成为刚需。为避免人员聚集,外卖无疑将成为解决就餐刚需的首要途径,也将成为餐企自救的首选方式,然而现行外卖佣金费率较高,让餐企苦不堪言、雪上加霜。
此外,重庆餐饮行业协会、烹饪协会等四大协会也联合给美团发建议函,希望美团尽快在重庆降低佣金,减轻餐饮行业压力。重庆江湖菜发展促进会会长曾清华称:外卖平台佣金正常时期能承受。但疫情爆发以来,收入减少,固定支出并未相应减少,商家承受极大的现金流压力,使得外卖平台的抽佣成为了餐饮企业一个比较"敏感"的开支。由于现在经营压力过大,很多餐饮企业都是自己送餐以减少配送费用。
根据数据显示,国内共有800余万家餐饮门店,约15.3%的商户在复工"不明朗"的情况下已有关店计划。商家可是美团的"衣食父母",如果商户们撑不下去,那么美团的下个季度营收就要受到很大影响了。而且在这样的情况,美团方面并没有减少抽成比例共渡难关的意思,许多商户们都表示对此感到很是心寒。
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美团就是一家送外卖的公司,因为美团绝大多数营收来自于外卖。然而美团外卖开始受到商家的热烈欢迎,抽成仅有5%,给很多商家带来了大量的流量。而由于美团外卖逐步做大,抽成也一度水涨船高。美团的降本增效,主要来自于红包补贴的减少和佣金的持续提高。从2018年到现在,美团收取的商家外卖佣金抽成,在一年多时间里多次调升。从最早的18%调到22%,升至25%,甚至部分地区的26%。再加上相关的广告、商家服务等,美团从平台商家身上赚取的利润,成了财报中净利润的主要贡献者。去年三季度财报中185.7亿的佣金收入,相当于一天收入佣金2亿。从平台角度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户继续合作的意愿。
那么,美团在关心什么?
对平台而言,外卖佣金是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9年,美团于Q2、Q3实现连续盈利,餐饮外卖业务依然是贡献明显的核心业务。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餐饮外卖业务占据总营收57%的比例,Q2的占比为56.6%。在业绩增长的同时,美团的营销费用也水涨船高。美团Q3财报显示,本季度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从去年同期的46亿元增长至56亿元,同比增长21.7%。
美团仍需依靠商家与用户导入的流量来继续推高营收,但流量越来越难获取,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事实。据虎嗅2019年11月的报道,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王磊在本地生活发布会上表示,外卖行业的增速已经从2018年的超90%,降至现在的30%左右,整个本地服务行业都需要更清晰可见的推动力和增长点。
而根据美团的财报,交易用户数目和活跃商家数目的同比增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放缓:交易用户数增速从2018年Q3的30.3%下降至2019年Q3的14.0%;活跃商家数增速更是从44.3%下降至8.8%。也因此,在美团与饿了么公布的帮扶政策中,帮助新商户快速上线外卖是很重要的部分,比如美团上线"商家绿色通道",加快新店铺的审核效率;阿里本地生活也开通了"外卖极速上线业务"。饿了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已有近10万家门店新上线外卖功能,除了街边小店外,还包括鹅夫人、全聚德、王品牛排、电台巷火锅、麦吉奶茶、哥老官等知名品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次疫情促使原本不考虑外卖的网红品牌、老字号商家、街边小店等迅速搭上平台的快车;同时,消费者在家隔离期间除了自己做饭,只能选择餐饮外卖、商超跑腿服务等,这为美团饿了么带来了一波流量补充。
平台与商家的矛盾是天然存在的,但因疫情的发生而被放大。对更广泛的中小商家、尤其是餐饮门店来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它们失去最重要的营收来源,因此更迫切地希望平台能提供实在的帮扶措施、减轻自身的经营负担--从降低佣金费率开始。
(* 本文综合自虎嗅、财经鬼脚八、魏公子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