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结伴闹元宵 武夷山中乐逍遥(图)
又是一年元宵佳节,今年的元宵还是老样子过?都2012了,来点特别的吧!找几个伴儿,或是家人、或是爱人、或是友人,在武夷山结伴同行、走走停停、吃喝玩乐,过一个别样的元宵佳节。这一天只是1/365个日落月升,但这一天我们将会用100%的心去感受,甚至这一天将用一年去回味……相依结伴闹元宵,武夷山中乐逍遥。
慢步下梅古城 逍遥田间的那一份安宁
很多人都因为下梅而更眷恋武夷山的这一方山水,究竟下梅有何独特的魅力?下梅村位于武夷山东部,由于梅溪从村头经过,该村正好位于梅溪的下游,下梅村也因此得名。走进下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小溪,这条小溪贯穿全村,将村庄一分为二,这条小溪就名叫"当溪"。当溪水悠悠流转,流过下梅的街巷桥洞,流过下梅的古朴民居,流过下梅的朴质生活,这一条由宋朝始凿的人工运河,是下梅历史的见证。
武夷岩茶闻名天下,当溪便利的水运,使下梅在清康熙年间成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茶叶贸易的繁荣带给下梅巨大的财富,据记载,当时下梅邹氏四兄弟拥资百万,富甲下梅,并且大兴土木,建豪宅70余幢。在此前后,方姓、岳姓、程姓、陈姓等也在下梅建宅修祠,流传至今就构成了下梅独具特色的建筑组群。这些建筑皆以当溪为中轴线,枕溪而建,有巨商的豪宅,有官宦的府第,有隐士的别墅,有儒生的精舍……穿梭在下梅,感受、遥想那康乾盛世的繁华景象。
当溪的沿溪两岸有两条长廊,各种造型的凉亭穿插其中,长廊两边都有一排木制的围栏靠椅,它有个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美人靠"。这"美人靠"也有一段来历,据说当年下梅村成武夷山岩茶的集散地后,下梅的男人外出经营茶叶,家中的媳妇每天傍晚便会依着河沿栏杆眺望下游船只,盼望夫婿早早回来,为此邹氏人家沿河修建了弧形长椅,让盼夫妇人靠座望夫。现在的"美人靠"上基本看不见美人,而是看见了许多老爷爷老奶奶靠着"美人靠"闲聊。这时我们不妨停下脚步,靠在"美人靠"上,和当地人一起聊聊村内村外的生活,感受那繁华落幕后的那种质朴和安宁的回归。
小贴士:
1.下梅民居结构以砖木为主,石砌墙基,柱础以木为主,屋内一般为二厅三进或三厅四进,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结合精巧的闺楼、书阁、花园、经堂、厢房,形成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其中,邹氏祠堂、邹氏大夫楼、西水别业、儒学正堂等建筑,是了解下梅建筑艺术、当地历史文化不可错过之处。
2.砖雕、石雕、木雕和墙头彩绘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民居门楼无一例外地饰以精美的砖雕,体现豪华和富贵。砖雕有浮雕,也有镂空雕,内容多取自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吉祥风物花卉等,图案精雕细刻,人物逼真,环境贴切,寓意深刻,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韵味,件件都是经得起琢磨的精品,值得人细细观看、慢慢琢磨。
3.在下梅民居里,至今还保留着十几块古牌匾,内容大致可分为堂斋题匾、寿匾和敬匾,工艺上阴刻、阳刻、边刻都有。这些牌匾内涵丰富,书法精湛,既记录了下梅村的文化历史,也是书法艺术的宝藏。其中,清代军机大臣王杰所书的"施政堂"更是珍品。
4.在下梅可买到具有乡土味的特产:村民自制的武夷茶、野生红菇、香菇、木耳、农家自酿的米酒、当地生产的水果、古玩、还有看家草药凤凰蛋等等。据说,凤凰蛋对于发烧感冒还是拉肚子都很有效。这种土药丸在当地是家家户户必备物品。
[page_break]
穿越闽越王城 逍遥人间的那一种辉煌
武夷山古越文化可追溯到三千八百多年前的船棺遗存。城村古汉城是古越族历史的辉煌篇章。城址面积四十八万平方米城内是王公贵族居住的宫城大量的官署、住宅、作坊、墓葬等遗址分布在城外。随着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殿宇楼台王侯第宅已在时光的长河中灰飞烟灭,如今此城已成为闽越先民在地老天荒中创造的遥远的一章。
如今在依稀犹存的遗址附近建造了一个占地15亩的福建省闽越王城博物馆。整个建筑主体分成了一个门厅两个主展厅、两个回廊,是一个典型的仿汉建筑,整体布局严谨、规整,主次有序。博物馆内展出了大量的古汉城出土文物,用图表、文字、实物、复制品的形式,集中展示距今2100多年前闽越国从汉初立国到因叛汉而被剿灭的近百年历史,是透视古汉历史兴衰的一扇亮丽的窗口。
在闽越王城附近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这就是城村。它见证了闽北乃至福建的历史文明进程,曾经是"隔溪灯火团相聚,半是渔舟半客船"的闽北通商大埠,在这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曾孕育了几多兴盛和神奇。看尽兴亡,繁华已逝,遗风犹在,现今的古村落则多了几分宁静、闲适、古朴和凝重。
小贴士:
1. 闽越王城博物馆第一展厅内,用文字、图画和模型浓缩西汉时期闽越王国的风貌,我们以此来了解到闽越国的历史渊源和生活习俗等情况;第二展厅内集中展示西汉闽越王城的历史文物,包括城址复原模型、从城址出土的数百件珍贵文物,通过它们了解到福建早期封建社会文化的遗泽,重温那段闽越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辉煌岁月。
2. 城村是古粤城村为闽粤人离去后,中原移民营建的村落,始建于隋唐,兴于宋元,荣于明清,衰于民国之际。其自然景观、村庄格局和文化遗存尚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时期古村镇的风貌。现存有景观主要有:古粤门楼、淮溪首济、百岁坊、兴福庙、李、林、赵氏家祠、聚景楼、风雨亭、进士第、神亭、兰苑民居、天后宫等景点。
[page_break]
直面青龙瀑 逍遥自然间的那一种自在
青龙大瀑布位于武夷山大峡谷生态公园西侧,瀑布周围森木茂密,水源十分丰富。深谷绝壁上,一道大瀑布飞流而下,直泻深谷,长200多米,落差120多米,最宽处40余米。当我们站在青龙大瀑布前时,会真切地让感受到来自大自然无法抗拒的魅力。只见奔腾的"通天河"水,犹如一条青龙银状从峡谷间呼啸而出,群瀑冲下一潭又一潭的深流,排风带势,澎湃咆哮,激浪翻腾,飞珠溅飞,激起阵阵轰鸣雷动,百米之外水气蒙蒙远眺仿佛素练悬空,银龙飞舞,最后盘旋在赤壁峡谷间,右冲左突汇入桐木溪。
在华东地区,青龙大瀑布以其高度、宽度、水量组合成的截面,面积超过了著名的庐山香峰瀑布、黄山"人"字瀑,雁荡山大龙湫瀑布,尤其是在枯水期,青龙大瀑布依然奔腾依旧,是名副其实的"华东第一瀑"。青龙大瀑布呈阶3级梯状,瀑布从崖顶腾空而起如同从天而降,让人很容易记起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瀑布气势磅礴,犹如千军万马,直捣深谷,水流过处,飞珠溅玉,雷鸣轰动。潭面瀑布撞击的水花如同千簇绽开的雪莲,壮观无比。
青龙大瀑布位于武夷山九曲溪的上游,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通天河峡谷,景区游览道全长2300米,地处断裂带,地势险峻,森林群落近乎原始。中亚热带的生物物种在这里都能找到踪影,峡谷游道两边挂牌的珍稀观赏树种就有100多种。武夷山青龙大瀑布及周边地带经测定是武夷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平均每立方厘米达到6.7万个,最高处分别是每立方厘米达到13.6万个和每立方厘米达到11.2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小贴士:
1.武夷山青龙大瀑布的主要景点:一步桥、石乳青冈、青蜥探水、灵蛇恋石、金斑喙凤蝶、乱石银波、翠玉朦胧、青龙大瀑布。"游山"总是与"玩水"并列在一起,青龙大瀑布的水那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水,没有一丝污染,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青龙瀑的山水兼而有之。
2. 游青龙大瀑布有两种选择,时间紧或体力差,可以乘景区的游览车直达大瀑布的最高处,看大瀑布后,向下进入景区峡谷。或者可以选择这样的路线,进入通天河大峡谷,经一步桥,沿着大峡谷的通天栈道向上经通天河大峡谷、向天石、乱石银坡、翠玉朦胧、龙翔九天等十多处景点。游览道全长2300米。通天栈道不论是它的长度,还是陡峭的程度在武夷山可以说是首推一。
[page_break]
观印象大红袍 逍遥山水间的那一种优美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朱熹对武夷"山水茶"的动人描绘。《印象大红袍》一部在武夷山水间的实景演出,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领衔创作,以独特视角,向我们的展示只属于武夷山的"山水茶"文化、只属于武夷山的"山水茶人"间的动人故事。
《印象大红袍》打破了固有的"白天登山观景、九曲泛舟漂流"的传统旅游方式与审美方式,不仅首次展示了夜色中的武夷山之美,同时还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长达七十分钟的演出,在完全开放的"山水"间进行,堪称世界上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演出舞台坐落在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武夷茶博园西南角、崇阳溪东侧河岸,背倚风光绮丽的武夷山水,是唯一的"双遗""印象"作品。
小贴士:
1.演出中有一个最大亮点:演员们一声呐喊,大王峰和玉女峰被瞬间照亮,演员们再一声呐喊,水也被灯光瞬间照亮,演员们开始讲述大王和玉女的爱情故事,历史如水潺潺荡漾出优雅的线条,流连在古代才子的对月独酌,月下佳人的颦笑扶摇、环佩叮当间。这就是史无前例的"矩阵式"实景电影,将15块电影银幕融入自然山水之中,组成"矩阵式"超宽实景电影场面,让我们沉醉在如梦似幻场景中。
2.全球首创360度旋转观众席,每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次360度平稳旋转,新奇又人性化的观影方式。同时,俗话说春寒料峭,夜晚气温较低,在室外看演出,要注意保暖,多穿点意外,以防受凉。
武夷山元宵节精彩活动:
2012年2月6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当晚,将于20:00举行2012年迎新春元宵焰火晚会,时长共计约38分钟。焰火晚会全部采用高空礼花弹,礼花弹最低发射高度达90米,最高发射高度190米,市民及游客在城区空旷地带均可观赏到焰火燃放情况。同时,特别注意:自2月6日19:00时至21:00时,将对市区迎宾路、百花路进行交通管制,请市民及游客注意留心,绕路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