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云南网

探索上海崇明的低碳旅游世界

发表于:2025-07-01 作者:第一云南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7月01日,《上海壹周》•驴妈妈低碳志愿者活动第一期9月9日,由《上海壹周》和驴妈妈旅游网联合发起的低碳旅游志愿者低碳公益之旅第一期活动展开。百余人开赴崇明,体验了一把低碳的森林之旅低碳看点一:自行车环游说起低碳

《上海壹周》•驴妈妈低碳志愿者活动第一期


9月9日,由《上海壹周》和驴妈妈旅游网联合发起的低碳旅游志愿者低碳公益之旅第一期活动展开。百余人开赴崇明,体验了一把低碳的森林之旅



低碳看点一:自行车环游


说起低碳旅游,难免让人心生疑虑。正如参加本次活动的小王所说,旅行本身的碳足迹就大大超过了平常生活的碳排放。然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旅行本身的意义让我们无法将其割舍,那么改变旅行的方式,就成了减轻旅行的环保负担的唯一方法。


早晨7点50分,两辆大巴准时从中山公园出发,经过了市区条条大路的拥堵之后,才一路畅通地过了大桥。崇明的不一样,还在桥上就一目了然,黄色的江边满是绿油油的芦苇,公路旁绿色撩人。10点左右抵达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志愿者们被随机分成了10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人领一辆自行车。


骑自行车环游是此次低碳旅游的主打项目之一。对很多志愿者来说,"自行车王国"早已成为遥远记忆的一部分。马路越修越宽,机动车道从两道变成四道,马路上的自行车却越来越少。骑上轻便的捷安特,在林间小道中自由穿行,不免让大伙儿心情有些小激动。小朋友坐在车后面,让车夫爸爸快点骑,超过别人;有人用毛巾包住了脸,这自然环保的方法肯定比防晒霜里的化学成分更能阻挡天上的那轮大太阳,沙漠地区的美女不都缠着条面纱么;一个志愿者骑上车,晃晃悠悠、歪歪斜斜,一头扎进了旁边的草堆,旁人忙扶起一问,才知道原来她不会骑车。嗨,要低碳环保,走路也行啊!


谈起自行车出游,参加此次活动的陆先生深有感触。已经退休的陆先生算得上是一个旅游达人,爱旅游,也爱钻研旅游。比如"去北京一定要去潭柘寺",因为那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建成时北京还叫幽州;再比如,"去厦门别忘了连带附近的泉州、漳州一起玩,这些地方虽小,却有着不一样的韵味。"


由于工作的缘故,陆先生过去常去北京出差,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骑自行车游北京的经历。"北京就应该骑车玩,因为它的景点遍布市区,骑车最方便。"陆先生说,想当年,他和同伴包里塞干粮,天气热了就买个西瓜,游历了北京城--那才是真正的低碳旅游。


可如今,想想马路上的私家车陆先生就觉得泄气,"国家说要提倡低碳环保,我看首先就得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像荷兰和北欧国家那样修建公交车道。"即使上海留给自行车的空间已经不多,家住陕西南路的陆先生仍常常骑着心爱的自行车去七宝等地走走。"其实路程也不是很远,骑一个半小时就差不多了。"他说。


不过可喜的是,据悉崇明已有建立覆盖全岛的自行车租赁服务网络的计划,对于像陆先生这样的自行车爱好者来说,以后的出游又多了一个新去处。





自己动手搭帐篷






和老师一起做瑜伽


低碳看点二:天然瑜伽


百人车队浩浩荡荡行至公园中的烧烤露营基地,那里还有更多低碳体验等着他们。首先是帐篷--如果出行帐篷可以解决住宿,为什么要去住昂贵而又能耗高的酒店呢?更何况,简易帐篷并不难搭,在专业户外生活教练的示范指导下,志愿者们三两一组就支起了一顶顶帐篷。正在得意之际,一阵大风刮过,吹起一顶帐篷离地,"就像'飞屋环游记'一样!"有人大喊。只不过这"飞屋"除了能飞,还会呼噜噜满地滚。看来要想充分享受大自然,搭帐篷技巧还是要磨练的。


所以,大家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瑜伽老师张老师的身上。看到森林公园里的大块草地,张老师直后悔忘记带瑜伽垫子。她脱了鞋,走上毒辣阳光下的草地,众人却只敢躲在凉亭里围观。


瑜伽提倡吃素,提倡放慢生活节奏,甚至,"瑜伽能放慢呼吸,是不是也能减少碳排放?"不过众人此时的关注焦点开始转移。"我经常头痛,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吗?""我腰不好怎么办?""长时间久坐,颈椎不好,脊柱不好,要不要去正骨?"


都市人离开都市,也甩不开一身的都市病。


张老师对问题一一做出解答,带着大家吸气、呼气、侧身、弯腰……她还亲自指导一名男士做出了瑜伽中的"下犬式",因为该男士总觉得压力大,想要放松。"一天要做多久?"男士急切地问。老师回答:"根据自己的感觉,不要勉强为好。"而对另一名女生提出的如何减缓失眠的问题,她的回答是"倒立",并在草地上做出示范,倒立、盘腿,观众们忍不住鼓掌喝彩,然后叹自己无法实现。但张老师的回答总让人宽心:做不出动作,可以冥想,想象自己做出来。"有时候,冥想的效果比你自己做出来还要好。"关键还是在心态啊!






清理垃圾


低碳看点三:自备餐具


什么是低碳,对这个问题,每个志愿者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你可以乘公交出行,可以少丢垃圾,还可以自带餐具,但让每个人都做到,并不那么容易。尽管主办方特别在活动通知中提醒志愿者们自带筷子和水杯,但午餐时还是不得不为忘带餐具的志愿者提供了一次性筷子。一名学城市规划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她连餐盒自备了,因为即使使用可再生餐盒,还是会对环境有消耗。


餐前,志愿者还以小组为单位去森林公园各处清理游客们留下的垃圾。虽然工作日游客并不多,公园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很细致,但少量白色垃圾的存在还是很眨眼。


低碳看点四:环保滑草


午后,天气起了变化,时晴时阴。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很大,自行车是最好的代步工具,骑车在柏油路、石板路、鹅卵石路上穿梭,路两边是高大的水杉和城市里早已难觅踪影的狗尾巴草。东边太阳西边雨,桑拿天里难得淋一次雨倒也觉得周身爽快。


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可选择的娱乐很丰富,骑马、划船、卡丁车、彩弹射击……,或者干脆躲在凉亭里打打牌--9月还有这般难熬的桑拿天,保护环境真是刻不容缓了。如果是冬天可以去看梅花,密林深处还有桂花园,再过一段时间,就能体验到金桂飘香的感觉。


不过既然是低碳之行,我们当然要选择符合环保理念的项目。在东平森林公园里,有一片滑草场。滑草作为一项新兴的环保运动,最初是被滑雪运动员夏季训练的替代品。虽然速度比不上滑雪,但滑草能让人们在春夏秋三季体会从高处速度滑下的乐趣。并且,在不具备天然滑雪条件的地方,滑草场相对于人工滑雪场对能源的消耗要少得多。


东平的这块滑草场有两个草坡,一个缓,一个急。滑草相比滑雪,动作要领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器具却重得多。戴上护膝、护手和头盔,套上滑草鞋。走走路,这才发现这鞋果然不是一般地重,像灌了铅一样。至于那副滑草器,还没提到坡顶,就已经提不动了。不过从高坡上俯冲滑下的感觉确实很棒。


活动结束,坐在返程的汽车里,又被堵在了市区的马路上。此刻,是坐在有空调的汽车里被堵,还是骑在自行车上淋雨,如果需要选择,经历了这一天的人们会怎么想?


而对于低碳旅游,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会在今后的出行中更加注意低碳方面的细节,不会再忘记带筷子了。


9月下旬,《上海壹周》和驴妈妈旅游网还将与静安区街道合作,线上线下开展志愿者招募活动,记得关注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