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恢复旅游_了解更多有关敦煌恢复旅游的内容_第一云南网
-
敦煌旅游景区全面恢复正常开放
甘肃敦煌市旅游局1日下午发布消息称,受日前强沙尘暴影响而暂停对外开放的敦煌境内多个旅游景区相继恢复开放。1日14时许,随着著名风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恢复正常开放,至此敦煌所有景区均正常开放接待游客。3月3
-
上海―敦煌旅游航线有望开通
岁末年初,虽然已进入敦煌旅游淡季,但敦煌市正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今年由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可能带来的入境旅游潮。据悉,上海世博会期间,敦煌市有望开通上海-敦煌旅游航线,恢复广州-敦煌航线,并加密更多重点旅游
-
深挖境外目的地替代性产品 途牛推甘肃寻梦交响丝路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地景区相继恢复开放。截至6月22日,全国已有1006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开放。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大数据中心发布的端午节节日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安全出行、预约出游、
-
敦煌机场扩建暂闭 多条绕行路线畅游继续
甘肃敦煌机场因飞行区扩建将于近期暂闭2个月,针对"升温"的丝路旅游热,当地出台一系列出入敦煌的"交通攻略",帮助海内外游客"规划"畅游丝绸之路的最佳行程。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表示,为确保敦煌机场飞行
-
9月25日起 敦煌莫高窟单日门票上调至正常承载量75%
中新网兰州9月25日电 (记者 冯志军)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25日起,将各票型门票单日最大限量调整为对应正常承载量的75%。这是继3个多月前,实施对应单日正常承载量一半基础上的再次"上限"调整。同时
-
十一敦煌莫高窟旅游攻略(门票+交通+美食)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
-
甘肃敦煌:破坏自然文化遗迹最高可罚50万元
为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强对敦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促进地方立法的民主化、公开化,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敦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国民旅游计划:消费券能解几多愁
今年的寒冬似乎特别漫长,眼下已是农历二月,但陇原大地依然寒气逼人,然而让人觉得更寒冷的是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亦难独善其身。帮助企业过冬、帮助百姓过冬成为中国各地党政部门殚精竭虑的课题。"政府红包"-
-
“华龙证券杯”2020如意甘肃·自行车骑游行发布会在兰州举行
8月7日上午,"华龙证券杯"2020如意甘肃·自行车骑游行发布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
-
和团友完美配合,做有货又有趣的导游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1-4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25亿人次,这个加长版的"十一"黄金周让许多人得以暂别工作压力,实现"旅游自由"。而对于一线旅游人而言,每逢节假日都是他们工作最为忙碌的时
-
中国旅行团在德遭“东突”分子围攻 乌市交通恢复
据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报告,7月7日,一中国旅行团在德国慕尼黑市遭"东突"分子的暴力围攻,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外交部已向德方提出交涉,敦促德方依法处置此事,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在德国中国公民的人身和财
-
旅游业的“危”与“机”:驴迹科技多方发力探索新出路
突如其来的疫情在短时间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及全球经济走势,占我国GDP超过六成的第三产业受到的影响最严重,交通、餐饮、旅游等领域遭受重创。如今,虽然各地复工率已经超过90%,但线下的人气恢复尚需时日,加
-
疫情催生旅游新模式 途牛、华住等借半跨界卖货、“无接触”酒店捕捉新客流
疫情下,云旅游、跨界卖货成为旅游企业抢滩的"新大陆";"无接触服务"带火了当下的无人酒店;实名制登记、线下客流锐减等倒逼景区智慧化管理,把线下客流往线上转化……如今,人们的新需求不仅带来了新商机,也推
-
武汉旅游业复苏的三大突破口,驴迹科技旗下产品高度契合
封城76天、1800多个小时后,武汉终于在4月8日迎来解封,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正式接触,铁路、公路、航空、城市公交运行等有序恢复。与此同时,武汉旅游业也在逐渐恢复,伴随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海外
-
旅游业两项重磅研究成果将发布,驴迹科技推动行业高质量复苏
据相关媒体报道,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将在9月5日于北京举行的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期间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城市旅游业复苏与振兴行动指南》(以下简称《行动指南》)与《新冠疫情下世界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报
-
今年1-8月总收入5925亿元,驴迹科技推动乡村旅游创新转变
据国家文旅部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到8月,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数为12.07亿人次,总收入5925亿元,开工率达94.5%,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1061万人。7-8月,乡村旅游总人数、总收入均已恢复
-
超八成受访者下半年有出游意愿,驴迹科技多元化产品满足游客需求
日前,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发布了《下半年旅游意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有82.6%的受访者在今年下半年有意愿旅游;云南、海南、四川三省则成为受访者下半年最想去的旅游目的地。出行
-
文旅部新闻发布会提及数字导览,驴迹科技推动科技与旅游融合发展
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相关情况。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推动科技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其中,数字导览作为
-
科技赋能,驴迹科技驱动旅游业创新发展
随着5G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对于文化和旅游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
-
清明节出游人次或达1亿,驴迹科技引领自主出行新潮流
近日,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受疫情影响,去年清明节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减少超过60%。今年的情形远远好于去年,从目前机票、度假酒店、租车自驾、景区门票、跨省跟团游等旅游产品的预订情况来看,
-
超长预售期、主推高品质 途牛上线“五一”约“惠”
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正式官宣后,话题#今年五一连放五天假#登上热搜,网友们的春游热情一点即燃。3月26日,途牛旅游网"五一"约"惠"活动全面上线,面向广大消费者推出涵盖跟团游、自由行、定制游、周边自驾、
-
陈可石:一个北大教授和他的中国古镇复兴梦
在中国旅游规划领域,现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的陈可石教授是行业内公认的资深专家,也是国内整体旅游规划的第一人。目前主要研究绿色新田园城市设计理论和城市人文
-
在线电子导览成智慧旅游基本要素,驴迹科技2020年业绩表现抢眼
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1.68亿人次,同比下降62%,国内旅游收入为0.64万元,同比下降77%。但疫情同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改变。一方面疫情推动了旅游业的智慧化发展,"无人服务"、"智
-
途牛发布《2020国庆中秋旅游消费趋势报告》: 国内长线游领跑国庆旅游市场 “十一”黄金周掀红色旅游热潮
热浪滚滚的暑期出游旺季前脚刚落幕,国庆黄金周的出游预订高峰随即到来。9月2日,国庆长假火车票正式开售,9月30日和10月1日出发的多趟列车车票当即售罄。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合体",串起长达八天的法定节假
-
2021年暑期出游趋势报告:“后浪”恣意撒欢快意挥汗 亲子游“躺平”品质度假型酒店
进入7月后,真正的暑期长假即将正式来临。根据截至7月7日最新搜索和预订数据,途牛旅游网对2021年暑期旅游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青少年群体是暑期出游当仁不让的主力,亲水项目受欢迎;毕业游助推暑期出游高峰,
-
中营设计:中国旅游小镇规划设计第一品牌
近几年,依托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日益增长,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国内旅游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从目前的旅游覆盖面来看,中国正逐步进入"大众旅游消费"时代。而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
-
河北正定修缮保护千年古寺 再现宋代佛教建筑群风韵
被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铜铸大佛"千手观音"……这一处处令人惊叹的文物都位于河北省正定县的隆兴寺。记者获悉,正定县正在对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寺进行修缮,
-
大热的西北,是投资酒店的好地方吗?
无法出境的2020年,国内小众、深度游目的地开始受到旅客的青睐,携程"2020中秋+国庆旅行指北"显示,除传统热门目的地三亚、丽江、昆明、厦门、西安、拉萨、哈尔滨、贵阳、成都、九寨沟之外,"大西北"国
-
驴迹科技签约两大政府项目,为旅游监管工作赋能
用事实证明行业领跑地位!驴迹科技控股有限公司(01745.HK,以下简称"驴迹科技")凭借多年来在文旅行业提供的多项服务成果,获得多地旅游监管部门认可,成为智慧旅游建设优质服务商并顺利成为行业内首家上
-
元旦国内多地旅游业持续回暖,驴迹科技点亮智慧旅游无接触服务
2021年的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了首个法定节假日。期间,各地文旅行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国内多地旅游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回暖走势,在疫情冲击迎来迎来2021年的"开门红"。多省市元旦